《吸收性心灵》第一次读书学习会

非常有幸能加入百善学苑的学习会,这一期的内容是读《童年的秘密》和《吸收性心灵》,我最近又把这两本书简单过了一遍,以前读过但是印象不深刻了,这次再过一遍,但依然感觉这两本书偏重于理论也没读得太细,但是里面有些基本的精神的东西我觉得还是讲得很好的。所以,要是靠我自己来读书估计还是难得提高,有幸和专业老师和育儿经验非常丰富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读书的话,就能得到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期读书会的主要讨论读《童年的秘密》和《吸收性心灵》,同时思考和回答四个问题:

  1. 我们的童年是怎么样的?
  2. 养育自己孩子过程中介绍各自孩子自己的情况;
  3. 不同阶段的孩子的特征是什么样的;
  4. 作为教师,如何成为一个观察者

开始,爸爸妈妈和各位老师做了简单的介绍,彼此了解,确实都是对教育比较有钻研的爸妈,起码都是对教育很用心的父母和老师。在讨论了一些比较泛的问题后,回归到《吸收性的心灵》这本书中,松老师阅读了书中关于描述:“孩子从环境中吸收经验和成长,作为教育者应该给与孩子这样的环境,并引领他们的无意识行为向有意识的行为发展。”(大意,非书中原话)看起来很简单的一句话,在我平常读书来看简直就跟套话一样的一段话,松老师分析起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这段话中,告诉了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做什么,首先观察孩子的行为,孩子处于哪种行为(动作、语言等)的发展期,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观察孩子,并且给他提供可供他行为良好发展相适宜的环境,并且引导他的这种无意识行为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习惯。这么说来还是很抽象,那么我们具体分析了三个妈妈针对孩子养育过程中的三个问题来进一步阐述这个分析过程:2岁多的孩子喜欢在幼儿园玩水,如何处理这个问题?2岁的孩子在家里喜欢乱扔东西,如何处理这个问题?5岁的孩子不喜欢接受新事物,在意别人的评论,如何处理?

首先,对于2岁多的孩子在幼儿园喜欢玩水的问题,妈妈表示在幼儿园玩水有浪费之嫌,而且总是弄湿了衣服,容易感冒生病,不太接受孩子在幼儿园老玩水。松老师以这段话来分析,首先看孩子玩水是她喜欢玩什么?她到底在感受什么?她喜欢怎么玩?那么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她从周围的环境来形成经验,那么对于玩水这个问题我们能否允许?妈妈回答允许,但是还是会被浪费啊,社会公德这方面的意识所束缚,松老师接着分析,既然允许,那么我们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创造条件让孩子玩水,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水有不同的玩法,有的喜欢流动的水,有的喜欢舀水,有的喜欢水枪,有的喜欢听水的声音,所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征,观察孩子的喜欢提供相应的工具和条件,引导孩子合理玩水是我们教育者应该做的。而且孩子的喜欢都是阶段性的,可能过了这一阶段就不玩水了,所以不会总浪费水的。

对于我提的关于萍萍近阶段老喜欢扔东西的问题,我自己观察萍萍扔东西有几种情况:第一,她感觉到饿了或者困了,身体不舒服的状况,她语言表达不出来就扔东西以此来告诉你她饿了困了;第二,她情绪不好,比如你不让她拿东西,不给她要的东西,或者拿走了她的东西,她就会扔东西;第三,寻求我的关注,比如我给哥哥读书或者没理会她的时候,她就会扔东西;第四,挑战我的权威,我刚刚收拾好的东西,她就喜欢一遍遍地扔到地上,有时候还扔我的眼镜等。她最近扔东西的行为让我很头疼,每天回家地上都是她撕的纸,扔的玩具,遥控器和桌子上的东西,我真是有点黔驴技穷了,有时候对她凶发脾气都不管用,好言好语带着她捡起来也不管用,很是苦恼。我纠结的是如果是玩水,我就不纠结了,玩水总归是允许的,但她这样乱扔东西能允许吗?松老师分析我的这些总结都是我自己的一种观点,我应该再细一点观察孩子扔的背后的原因,并且举例她家小宝最近也喜欢扔遥控器,是喜欢看到电池挑出来,然后扣电池,我应该再多一些观察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不是什么动作发展我没有让她得到满足。而且孩子扔东西可能就不是跟东西有关的问题了,是跟我的情绪有关系,这一点还是启发了我,我觉得萍萍这个问题很可能就是对我的一种挑战,她一直被压迫着吃饭啊,而且小时候活动运动能力差,现在随着她各方面能力的增强,她得到了一种释放,她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她开始挑战我的权威并且寻求我的关注,这是孩子个性成长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我可能还真是要跳出扔东西本身这个问题来看待她,给她更多的关爱,陪她玩,再耐心一些,可能这个阶段就会平稳过去了。

第三个妈妈提到关于5岁的孩子不喜欢尝试新事物,并且在意别人的评价,松老师也从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成长氛围入手,分析了一些可能性,并且引出了孩子是不是对于声音特别敏感,那么对于孩子声音这个问题我们给予了什么样的引导来疏导她的情绪。

就问题本身来看,每个孩子都有很多不同的问题,但归纳起来作为教育者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我们要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共性,而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模式:观察找出问题所在——给孩子创设环境——适当引导。我想我会继续用这样的理性的办法来更多思考和实践,永远要记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是最重要的,妈妈和一个理性成熟优秀的的教育者之间确实有很大很大的差距,跟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修炼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