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创造力”置于教育的核心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关于“创造力”和“教育”的话题。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先从昨天我接到的一个电话说起。有一家国内很知名的教育公益组织叫歌路营,它们开发了一个叫“一千零一夜”的项目,为农村的留守寄宿儿童提供睡前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歌路营的同事们精心挑选和制作的。孩子们每天晚上睡觉前听上15分钟的故事,时间久了,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同学的相处状况,以及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高。我是这家机构的理事,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直陪伴着他们做产品研发和组织发展。

昨天他们的负责人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他们遇到了这么一个情况。因为歌路营的产品知名度很高,效果很好,所以今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有机构要求获得授权,在当地开展这个项目。这当然是个好事。但是歌路营发现,这些机构在当地的运作成本比自己更低。比方说,由歌路营亲自去联系学校、采购设备、安装调试等等,人工费是五千,当地说我们人工费低,只要三千。于是,歌路营就有一些担心,会不会以后资助方直接就去找这些当地的机构做项目,不再通过歌路营了。

我听完了情况以后表达了我的看法:“当地机构的运作成本更低,这是正常的,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由当地机构去运作也是更合理的。这种情况其实对歌路营来说意味着机遇,意味着歌路营可以集中精力去做自己更有优势更擅长的事情,也就是教育产品的研发上。这也就意味着,歌路营需要逐步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式和作业流程。”

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快,很多原来人类做的工作机器人做效率更高,这种情况有很多人看成是一种威胁,因为人要失业了嘛。其实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在帮助人类去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不断探索那些只有人类才能做的事情。比如现在写稿机器人已经出现了,网络上很多时事新闻其实都是机器人写的。但是写稿机器人并不会代替记者这个职业,它只会淘汰掉那些只会写通稿的记者,而让真正优秀的记者得以专注于更深度的写作。

类似的,在线教育、智能学习这些新东西也不会代替教师,反而能把教师从平庸的、流程化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陪伴学生,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教师真正回归到学习的“协作者”、智慧的“助产士”这样的角色。

这样一类比,道理就通了。小到一个机构,大到全体人类,在今天这个快速而剧烈变动的时代里,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我最擅长的,最不会被替代的能力?

这种能力一定不是知识的记忆。一个人记忆再怎么好,就算是最强大脑,在机器智能AlphaGo面前也肯定输得一塌糊涂。在各种感知能力上,视觉、听觉、触觉…,人类也会被人工智能超过。在这个背景下,人类的与社交、情感、创造有关的能力就显得特别珍贵,这些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成就,这些能力是人类的独特优势,甚至因为这些能力的存在,人才之所以是人。

在这几种能力里面,创造力似乎是被误解最多的。在我的个人经验里,发现有三个误解特别常见。

第一个误解:认为创造力是天才或者少数人才具有的能力。每次听到这个说法,我都会想到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有一年,我被邀请去北京市的一个看守所给服刑人员讲课。我当时近乎是恶作剧式地提出要讲 “创造力” 。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活动,用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在15分钟之内设计出尽可能多的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这时候警官走过来跟我说:“剪刀一定不能有。”所以,那些服刑人员是用牙齿咬开胶带的。想象一下现场的样子,一屋子光着脑袋的家伙热火朝天地忙乎,旁边两个警察来回走动,时不时还厉声呵斥一下。这个活动我之前做过很多次,但那一次,效果是最好的。最多的一个组在15分钟之内设计了28种产品,这个记录直到现在都没有被打破。不过这个故事的高潮还在后面。

课程结束,我和其中一位警官一起吃饭。我们也不怎么熟,所以两个人都不发一言埋头苦吃。突然,那个警官抬起头来,对我说了一句话:“顾老师,我也想到两种产品。” 所以大家看到了,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好奇的,就是有创造力的。

第二个误解是认为创造力这个东西是天生的,学不来。关于这一点,很多研究和实践都已经表明,创造力是可教的,而且有很多的方法,随便在豆瓣上用 “创新、创意、创造力” 为关键词搜一下,就会看到大量的方法工具书。事实上,很多人们通常认为是性格特点的东西,比如好奇心、乐观、勇气、创造力,都是后天可以培养的,是学校应该教而没有教或者忽视的技能。

第三个误解是创造力只需要用到创意思维,也就是人感性的、发散的那部分思维能力。这种误解会让人以为创造力就是什么都不用干,只要等待灵光一现的时刻。其实创新是一种严肃而深刻的思维工作,我们必须采用全脑思维,就是将左脑和右脑都用上,将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组合运用,才能有效地实现自己的创造力,产生出实用有效的创新出来。

拿刚才那个活动来说,纯粹靠灵感,用一卷透明胶带可以设计出很多产品出来。现在我们结合一下理性思维再试试。先把透明胶带分解,看看可以拆成几个组成部分,有胶带、中间缠绕的圆圈、圆圈上可能还有图案,三个部分。再看透明胶带可以有几种物理属性,这就多了:形状、长度、大小、重量、弹性、粘性、绝缘性、透明度……,说出十个来肯定没问题。

再换一个维度,想想生活中有哪些需求和场景:衣、食、住、行、学习、工作……,这个就更多了,说出一百个都没问题。然后把这三样做一个组合,每一种组合都可能产生一种产品,想想看可以设计出多少种出来。这个设计过程包含了分解和重组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中都同时使用了人逻辑的和发散的两部分大脑,结果要比单纯使用发散思维更好。

既然创造力这么重要,那我们的教育对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活动。正在收听的朋友如果有孩子,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也参与进来。

我接下来要说一个字,请你用肢体语言把它表现出来。这个字是:花。

大家做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呢?我在不同场合都做过这个小活动,结果都差不多,大多数人都做出了双手托着自己脸的动作,一般还带着微笑。

可能再也没有比这样一个小动作更能展现教育对于创造力的扼杀了。现在主流的教育体系诞生在大工业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快速培养劳动力,所以一切都要标准化:问题标准化、答案标准化、教学方式标准化、上学年龄和上课时间标准化、考核标准化…… 在这样的环境下,别说培养创造力,让我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能不被破坏恐怕都很难做到了。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年龄越大,受教育越多,创造力越弱。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设计一个有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和教育体系,以培养有创造力的学习者呢?我在这里分享九个观点。

同时,有必要指出的是,我一直认为学习的场域绝不仅止于学校,所以我这里谈的建议并非仅针对学校和老师,对于家庭和家长,以及社会中各类教育和学习的参与者都具有同样的意义。下面我就逐一说明一下这些观点。

1、教育工作者应该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一个故事是二十多年前我在大学英语课本上读到的,印象非常深刻。一个小男孩拿着物理试卷去找老师,说有一道题目他答对了,但老师没给他分。这道题是问如何用气压计测量一栋大楼的高度。显然题目的本意是为了看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气压公式,但是这个学生用的方法是找根绳子把气压计吊下来垂到地面,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老师当然不能给分,但是老师答应这个孩子说:“只要你再能想出一种方法测出大楼的高度,我还是可以给你算分的。”

结果这个孩子说:“我还能想出好几种方法呢。我可以拿着气压计从一楼走到楼顶,把气压计贴在墙上,一次一次地往上比着,看比了多少次,乘以气压计的长度,就是大楼的高度。还可以把气压计从楼顶扔下来,看用了多少时间,就可以根据加速度公式算出大楼高度。不过我最喜欢的方法是,拿着气压计跑到大楼管理员那里,对他说:´如果你告诉我这个大楼有多高,我就把这个气压计送给你。´”老师果然就给了这个孩子分数。

这是一个真人真事。这个孩子名叫莱纳斯·鲍林。1954年,他因为发现了分子的化学键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又因为反对核武器试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这样的成就背后,我想当年的那位老师功不可没。

不在于他当时交给这个孩子多少知识,而在于他认可和鼓励了这个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另类的举动。创造力意味着好奇心,意味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意味着把看似不相关的东西连接并产生意义。创造性思维需要一系列的‘心智习惯’:好问、执着、爱想象、协作、自律。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成为这些思维习惯的培训师和教练,发现并赏识孩子的这些特质。

2、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误保持宽容。

没有试错就没有创新,要想创新一定要具有冒险精神,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承认错误,从错误中学习不时地做出一些小小的变化。硅谷之所以能成为硅谷,用我在硅谷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因为这里是世界上最宽容失败的地方。反观我们的学校,却充满厌恶风险、惧怕失败的文化。

2014年的世界教育创新大会曾做过调查,有6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扼杀创造力,其中28%的人认为,“厌恶风险的学校文化”是最大“杀手”。所以在那届大会上有人倡议设立一个“国际失败日”,提醒教育工作者宽容失败在鼓励创造力中的作用。

宽容失败也意味着培养了学习者的勇气和乐观精神。就像爱迪生一样,他试验了一千种材料后才发现了钨丝是灯泡里的灯丝的最合适的材料。有人问他试验了那么多种材料都不成功是什么感受,爱迪生说:“我至少知道那一千种材料都不合适。”

3、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必须鼓励学习者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学习,而非一味的个人竞争。  

        团队合作式的学习是一种“社交化学习”,通过社交互动的方式促进个人、团队和组织的知识获取、共享以及行为改善。这种学习方式强调的重点不是我们正在学习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开展学习。社交化不一定非得用上社交媒体,或者在线。社交化强调的其实是一种同伴学习的状态。

现在越来越流行的“以项目/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交化学习。学习者组成一个团队,通过完成一个共同的项目,或是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来掌握技能。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彼此间的交流、分享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会对学习效果起到极大的影响。这种学习过程特别强调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软技能,而这些技能对于创造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4、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学习方式应该鼓励跨学科式的学习。

当今的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学科的交界点,比如汽车领域的发展可能来自纳米技术,而不是器械制造;医药的发展必须关注生物和基因工程,而不仅仅是化学和医学。与此同时,我们的学校却在将原本有着内在联系的知识做了条块分割,并与实际生活脱离关系。

试想一下,面对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难道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属于哪个学科吗?跨学科式的学习除了有利于整体性地理解知识,应对问题,也有助于connecting the dots,联结不同的点。这是乔布斯提到过的,把看似无用无关的知识联结在一起,产生创意和创新。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学习方式意味着我们应该主动地跳出个人舒适区,不时的来点新花样——去尝试一些新事物,和不同背景、观点、兴趣爱好的人交流,结识新朋友特别是性格不一的朋友,并试着去了解一些新的观点,试着去冒个险,不一定要去登山涉海,但一定要尝试以前不敢去做的事,例如黑夜出来散步。甚至只是今晚换一只手刷牙、明早换一条路去上班、周末把房间重新布置一下,都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培养和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5、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应该是有趣的,鼓励玩耍、鼓励游戏的。 

        我们的教育太强调外在的学习动机,强调人生的长远目标,把学习比作“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差事,这样的氛围怎么可能激发创造力?学校不该是一个你被强迫着去的地方,而应该是一个你自己想去的地方。

现在有一些教育创新者正在尝试像设计游戏一样的设计学习!想象一下什么样的课堂能让学生“欲罢不能”?从游戏设计师那里我们可以学习到这样一些技巧:学习应该是任务或者问题导向的;学习环境是低风险的,让学生早失败,常失败,但不怕失败;学习的路径是多样的和渐进性的,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会得到支持和认可;学习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学生们感觉自己是在共同创造有意义的东西,是在创造一种团体共同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6、激发创造力还必须鼓励学习者采用多元的表达方式。

我们的左右两半大脑分别对应着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现在的教育重点培养了学习者逻辑的、理性的那一面,但是对于另一半大脑的开发却远远不够,对感性的、发散的表达方式重视不够。这种情况对于激发创造力非常不利。要知道,逻辑的语言天然的具有线性的、抽象的特征,并不足以充分表达一个多维度的、全息的世界和一个人丰富的感知和下意识。

举个例子,有两家机构都是做儿童性教育的,都声称自己的机构尊重和保护儿童,这是理性的语言表达。现在换一个表达方式,我让他们各自用“未婚先孕的少女就像XXX”这个句型来造句。第一家的回答是“未婚先孕的少女就像过早开放的花朵”,另一家的回答是“未婚先孕的少女就像堕落的天使”。听出来区别了吗?感性的表达反映了更深层次的和下意识的想法。

除了语言文字,人类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模型设计等。这些表达方式对于培养和激发创造力至关重要。

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过著名的八种智能说,认为人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这八种智能,此消彼长,每个学生的智能都不相同,而当前学校衡量的只是学生的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换句话来说,我们目前对学生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公正的,对学生的创造力更是抑制性的。

7、培养创造力需要在创造中去培养。

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一组比例:通过讲座和阅读,仅仅能掌握5%和10%的知识;亲眼见,亲耳闻,学生能领会50%的内容;参与讨论,比率上升到70%;亲自实践,继续升至80%;如果教给别人,则能达到95%。可见对于任何技能而言,做中学都是关键。培养创造力当然也不例外。

如今越来越流行的“以项目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服务式学习、创客教育等,都是在帮助学习者与真实世界产生联结,通过激发学习者主动创造的热情,在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建立一个能够激发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应该鼓励学习者参与设计学习的体验、学习的场所、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Tony Wagner曾经发问: “每一家公司都有研发部。学校和教育系统的‘研发部’在哪里?” 我想即便有了这个研发部,恐怕很多教育工作者也不会想到让学生参与其中。如果是商家卖东西,一定不敢说不考虑顾客的需求;而到了教育领域,我们的教学研发却并不理睬学生作为用户的需求,然后再指责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8、只有伴随了责任感和价值塑造的创造力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创造力。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没有哪个教育工作者希望培养出的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大屠杀刽子手。创造力究其本源,起源于问题意识,也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创新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能不能对现状、对某个事情、对某个理论、对某个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问题,产生疑惑,我们觉得这件事情还是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还可以完善。所以鼓励和培养创造力可以从鼓励学习者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入手,鼓励学习者动手去解决这些真实的问题。

培养创造力不妨鼓励学习者多问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吗?还可以怎么样?习惯于问这三个问题的人,都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不拘泥于现状,勇于挑战假设,并动手去创造去带来改变。

9、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工作者自身也需要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我想很多人一定都知道一个“一笔三线连九点”的练习,就是九个点排成三排,每排三个,你能不能一笔——就是笔画不断开,用不超过三条线把这九个点都连起来。

我在很多场合做过这个练习,现场一般会出现两种反应。一种人不知道答案,坐在那里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可是就是不动手去尝试,不肯拿出一支笔在纸上画一画。这种情况很典型的是“反创造力”的,因为创造力鼓励不断试错,通过创造来学习创造力。另一种人则是早就知道答案,毕竟这个练习流传很广,于是脸上带着“我早就知道答案”的表情,再也不做他想。

这真是一个很讽刺的反应。这个练习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告诉大家要“跳出盒子思考”,因为你只有把线画出九点之外才可能把九个点都连上。没做过这个练习的朋友可以自己等一会在网上搜一搜。有意思的是,这道练习的答案根本不止一个。可是那些知道“标准”答案的人却已经停止了思考。那个标准答案成了这些人心里的“盒子”,他们根本就没有跳出来。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那种“君子动口不动手”型的,或是那种“一招鲜,走遍天”类型的。这两种类型都不是有创造力的表现,更何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于这道练习,我见过的最妙的答案来自一个孩子。那一年我在张家口张北县——那里是国家级贫困县——的一所小学带孩子们做假期活动。我在黑板上画下了那九个点,然后跟孩子们说了“一笔三线连九点”的要求。刚说完,一个孩子就大声地笑起来。他说:“老师,这个太简单了!我拿一个大粗笔,一笔画过去就行了!”我假装不服气,说:“那上哪儿去找这么粗的笔呢?”那个孩子不假思索地说:“我把好多笔捆在一起就行啦!”哈哈,这个法子真是妙啊!

我觉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这个孩子记在心里。因为将“创造力”置于教育的核心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保持这些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快乐和勇气,帮助他们实现属于自己的更好的未来。

来源:AHa社会创新学院

发表评论